秦桑推测出的三个方位,有一处位于雷霄宗西方,他们现在便是往那个方向。</br> 翻越崇山峻岭,抵达新的国家,他们有时会从天上飞过,偶尔降落地面,或身入凡间,或拜访鬼神,行进的速度比之前快,秦桑也想早日找到法坛,查清这些法坛真正的来历和作用。</br> 沿途经过的地界,或许不富庶,至少还算安定,百姓能够温饱度日。</br> 越往西行,情况渐渐有些不对劲了。</br> 秦桑直观感受到,一些边关重镇的气氛剑拔弩张,经常发生战争。</br> 继续往西,颓败的残城荒村开始出现,里面人影全无。</br> 尤其是那些偏远之地,庙宇、神像都坍塌了,早已没了香火,有的神像被打掉了脑袋,有些彻底碎成泥土,到处散发着荒凉气息。</br> 一路行来,神道的力量渐趋孱弱。</br> 有些地方,一县城隍的实力别说和高若虚比,连留国正常的县城隍也不及。</br> 有些妖物下山作乱,以凡人为食,神道也不敢出城镇压,遇到大妖魔甚至要担心自己的安危。</br> 秦桑想到当年烟水观观主的提醒,他们往西走,离暮落山域越来越近,而暮落山内妖魔无数,混乱不堪,云都山修士谈之色变,强如云都天也无法肃清暮落山。</br> 看来,尘世也受到修仙界影响,靠近云都天的地方,要安定一些。</br> 按照这种趋势,前方只会更乱!</br> 事实正如秦桑所料。</br> 这一日。</br> 他们从天上飞过时,秦桑视线扫过地面,忽然指向前方一座山顶。</br> “下去。”</br> 雒侯立刻收起妖风,轻轻落到山顶,秦桑和小五翻身下马,周围的景象映入眼帘。</br> 这个地方,一看就知道很长时间没下雨了。</br> 山上光秃秃的,有荒草的地方也是一片焦黄颜色,感受不到半点儿绿意和水分,一点就燃,可明明还不到秋天。</br> 太阳刚有要落山的迹象,大地上还散发着焦糊的气味。</br> 山下有一条土道。</br> 热风卷起道上的黄土,尘烟飞扬。</br> 看得出,这条土道较为平整宽阔,不是民间那种崎岖的山道,原本应该是作为国家的官道,精心修建过的。</br> 尽管日头还有些晒,土道上已经行人如蚁,不顾烈日和烟尘,向前缓慢挪动着。</br> 这些人既不是商贾,也不是军队。</br> 几乎所有人都面黄肌瘦,衣着破旧,满身泥垢,甚至有的骨瘦如柴,走起路来颤颤巍巍,随时可能栽倒下去,把所有行李都丢弃了,靠一根木棍支撑着身体,只凭借一股心念坚持。</br> 他们顶着破布、树叶,有的直接暴露在太阳下面,神情木然,行尸走肉一般。</br> 很显然,这是一群逃难的人。</br> 官道后面,长长的队伍,蜿蜒的人群。</br> 这么多人背井离乡逃难,前方不是出现了大灾荒,就是发生了战争。</br> 这种情形,秦桑并不陌生,尚未进入修行界之前,他也曾目睹过。</br> ‘呼!’</br> 不知从哪里刮来一股热风,卷起大量的黄土。</br> “咳……”</br> “咳咳!”</br> 一片咳嗽声中,人们纷纷掩住口鼻,闭上眼睛,原地等这股邪风过去。</br> “哇!”</br> 人群里忽然响起孩子的哭声,接着像是被噎了一下,等这股风过去,又嚎哭起来。</br> 这个孩子哭起来,也像周围的人们一样有气无力,嚎哭几声就没力气了。</br> 在孩子身边,有一个头包方巾的妇人,脸上糊满了黄土,看不出本来面目了。</br> 她应该是孩子的母亲,粗糙的手掌抓着孩子的手腕。</br> 孩子只有三四岁的样子,但她没力气把孩子抱着了。</br> 幸好母亲的身量不高,孩子还能勉强踩到地面,可毕竟还小,被母亲拽着往前走,趔趔趄趄,在地上留下断断续续的拉痕。</br> 母亲的神情和其他人一样木然,风沙来临时,也只是微微低了低头,但手掌如铁箍,牢牢抓住孩子的手腕。</br> 被孩子的哭声惊动,母亲呆滞的眼睛微微转动,茫然地看了眼孩子,下意识伸出手,用袖子的内里去擦孩子眼睛。</br> 孩子被迷了眼,沙子还在眼睛里,越擦越痛。</br> 这时候用嘴吹一吹会好些,可母亲似乎忘了,只是固执的,一下一下用力擦着。</br> 孩子的哭得越来越厉害。</br> 旁边有人发现不对劲了。</br> “你咋了!”</br> 一个老人拍了下妇人,好心想要帮忙。</br> 母亲突然疯了一样,一把推开老人,紧紧抱住孩子,惊恐地大叫:“我的孩子!不要抢我的孩子……”</br> 这一幕令人心酸,但人群也只是微微骚动,现在谁还有力气同情别人?</br> 不远处,有一家人也在慢慢走着,一对儿瘦削的男女带着三个孩子,一人各领着一个,轮流背着一个小的。</br> 在逃难的队伍里,一家人能够完整的坚持到这里,非常不容易了,但有多少人就意味着有几张嘴。</br> 从母子身边经过时,男人看了那对母子一眼,看到孩子泪痕下的皮肤时,脑海莫名闪过一个画面。</br> 昨天傍晚,路边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