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径通幽 > 其它小说 > 逃离四合院 > 第483章 盘点四大洋行

第483章 盘点四大洋行 (第2/3页)

也许秋天我们能碰面。”

王援朝嗯了一声,没说啥。

后面的大事一个接着一个,后面天都要塌下来了!

如果按照这个形势,他估计今年都不用想回去了。

不过,离自由行动,也快了。

大哥他们不能过来,王援朝就没等参加春交会,直接回香江了。

内地那么多事,他不但无能为力,甚至发生顶级自然灾害的时候,都没法伸出援助之手。

索性眼不见为净。

——

前往美国前,王援朝需要盘一盘香江这边的业务。

自从74年12月,香江恒指指数见底,王援朝以港资、美资进入抄底以来,经过一年多的发展,香江股市基本企稳在500点。

香江四大洋行,怡和、会德丰、和记、太古。

这一年多的时间,王援朝不动声色,拿下了怡和22.86%的股份,会德丰34.35%的股份,和记39.92%的股份,以及太古12.74%的股份。

这些股票,分属上百个账户,除了港资,还有美资,只要有需要了,随时可以集中在一个户头上。

谁也想不到,他手下的美资实力也那么强大。

有时候他还会砸砸股价,报报某家的黑料,抛抛盘,某家有不好的消息,他还会悄咪咪的唱衰,总之,大量吸纳这些洋行的股份。

除了拿太古没有办法,实在是太古“不思进取”。

所谓“不思进取”指的是太古行事保守,除非万无一失,否则不会随意出手。

而其他三家洋行,对于他们来说,一件事只要有30%的可能性成功,就已经值得一搏,这也是之前股灾时,王援朝能大量便宜抄底前三家的股票。

太古的股票,大多在施怀雅家族手中,他们牢牢控制着公司的控股权,情愿老老实实的建设房子,一点点扩大自己的商业版图,也不愿意大踏步玩金融。

这种坚实堡垒,别说当下,再过几十年,人家也稳得一批,国内的那么多太古里,不就是证明么?

市面上展开收购的,不止是王援朝,太古也是闻风而动。

1975年1月中,太古洋行swire paciic率先发行280万股新股,换取大昌地产tai cheung properties附属公司太古昌发展swire cheung development1050万股股权,然后将该批股份转让太古地产swire properties,而太古昌又发行新股1210万股与太古地产,换取太古船坞第一期发展计划即后来的太古城50.0%股权,至于太古昌则将爱秩序湾aldrich bay东部的土地,以低价让与太古洋行。

通过这种配股、换股及发行新股的游戏,小股东的股权自然被“摊薄”,而企业的实力则迅速地壮大起来。

是的,虽然他是穿越回来的,除了会钱买买买,会发行股票集资,配股、换股这种抢劫的游戏,他不是很愿意去做,吃相太难看。

而且,一旦发起收购,就暴露了,不符合王援朝闷声大发财的性格。

虽然他最早开始抄底,但真金实银的买,哪里有抢劫来的快?

怡和也跟着太古开始收并购了。他们通过换股的老把戏,在收购了牛奶公司之后,又收购了金门建筑。金门建筑拥有的中环金门大厦即现在的美国银行中心位置,后来便以7.15亿元转售与旗下的置地公司,使怡和公司获利不菲。

与其被太古洋行、怡和洋行抢劫,不如他的太平洋实业来抢劫吧。

他的资金实力,比太古、怡和丰厚多了。

但太平洋实业,收购的也是各类地皮,香江商业银行,则收购了一些具有牌照的金融公司、保险公司。

别看当下不吃香,以后这些都是金山银山。

也有不长眼的,瞄准他旗下的公司,想换股收购。但只要王援朝撒点钱,分分钟就把对方反收购了。出现这样一例之后,就再也没人敢乱来,怎么着,也得打听清楚被收购方的底细。

怡和甚至想收购会德丰,没谈拢,没收购成,甚至不止怡和,连和记,都想合并会德丰!也没谈成。

但会德丰基本算是王援朝的囊中之物了。

因为两个大股东张玉良家族、马登家族,意见不太一致,也不太看好香江的发展。而只要吞并他们手中的股票,分分钟王援朝占股超过50%,可以实行小股东股票强制回购。但收购两个家族手中的股票,代价比较大,所以不着急,慢慢蚕食,等待时机。

85年,包船王也是直接或间接持有会德丰旗下34%的股票,实现了对会德丰的收购,如今74年股灾跌的更惨,王援朝入手更早】

至于和记,他们之前扩张太快,股市崩了之后发展乏力,变卖旗下各种资产,王援朝的美资也接手了一些。

他们甚至拿出33.7%股权与汇丰银行,收获了1.5亿的现金。

最新小说: 小师叔他又叛逃了 替兄 落星 男主优点速成手册 穿越成少主,开局即仙帝 捡到的小可怜是九尾狐妖 我不是你们老公 肉鸽修仙,从成为玩家开始无敌 亡国后捡到了当朝太上皇 师兄复活手册 虐文爆改大女主 官道 我在现实世界得道成仙 辛亥大军阀 咸鱼与龙 如何在超英世界做一个好女儿 大官人与小娘子 猎户家的乖软小夫郎 冬日桑榆 上班第一天,我娶了美女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