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最年轻的分团副团长
正月过去不久,金主任终于官升一级,成了文工团副团长,兼办公室主任,成了文工团的二把手!
元宵晚会,铁路文工团的相声,在领导们面前博得了满堂喝彩。
毕竟大家听惯了老套路,这《虎口遐想,实在令人耳目一新。
《爱我中华这样的神级作品,和《虎口遐想这样的创新现象级作品,让苦熬多年的他终于熬出了头。
不止是他,委员凭此功绩,调到了尔滨铁路局任专职副委员,那可是新时代最早的铁路局。几千号员工,实打实的三把手。
早知道如此,年前的文化列车,委员就和团长换个带队方向了。
团长晋升了一级,成了委员,名副其实的一把手。
刚刚结婚的呼延笙分团长也晋了一级,成了文工团副团长,成了整个文工团的三把手。
说起来呼延团长也不容易,和前夫生了一个残障儿子,离婚后一直独立抚养,好不容易找了一个愿意接纳这個儿子的普通工人再婚。
嗯,这个是金主任,哦,金副团长,最近跟他透露的。也是因为如此,之前状态不是很好,成了歌曲的第二替补。
因为王援朝兼了歌舞团副团长一职。
文艺六级摆在那,他不可能去接什么办公室主任,更不用提下面的科长了。
这些功劳换在另一个人身上,妥妥的直接就是歌舞团团长了!
只因为他年纪实在太小了,即便过了年,按虚岁算,也才17岁。
能不能管好这支队伍?
带队伍和创作,是两码事啊。
经过组织的充分论证研究,加上王援朝自己的主动谦让,最后兼了一个歌舞团副团长,主要负责创作工作,另外就是协助呼延副团长,管理歌舞团。
团长升委员,是不可能再管具体专业上的事的了,他需要逐渐脱手。
而金副团长又不是专业出身,所以,呼延笙作为副团长,除了主要管歌舞团,也要管其他几个分团的专业工作。
这错综复杂的关系,想要磨合好,都需要不短的时间。
不管怎么样,王援朝是需要一个独立的办公室了,不能再和业务科的同事们一起办公了。
17岁的分团副团长,这得搁在葛敏年代才有的。
也就是王援朝连续拿出了两个大作,质量过硬,加上老委员和金副团长力挺。
哦,对了,王援朝也刚刚拿到了对面广播学院的函授文凭,现在学历可不是初中生了,相当于中专生、高中生了!是有资格继续深造的!
当然,除了这些上层的变动,中层有几个办公室岗位的同志,后面会跟着委员的调动而调动。
委员去地方任职,肯定不会带四大业务分团的人嘛,去唱歌跳舞?去说学逗唱?还是玩杂耍?
但王援朝刚臆测完,就发现打脸了。
歌舞团有人被调走了。
去地方协助专职副委员,进行组织的精神文化建设去了。
嗐!
随着这波人士变动,也有一些岗位的同志,随着组织管理层的变动而变动,或上或下,实乃平常。
也有一些铁路系统内的,地区单位的干部和文艺骨干,调动了过来,填补这里的一些空隙。
王援朝突然觉得有点可惜,他手头居然一个业务人才都没有!浪费了这次大好机会。
如果他有人手的话,也不是不能,往团里塞个把人啊。
看来也不能一直飘在外面,要在体系里夯实夯实基础了。安排一些自己人,终归是好的。
业务科科长林白,跟着委员去了尔滨。
因为文工团架构老久不动,林白下面级别最高的张扬,也才21级,3级办事员,离科长正儿八经的16级,差了5级!
先不说他们的本事,不足以跳过这么大的鸿沟,笔杆子大秘,是不能含糊的。没看老委员外放,带的第一人就是林科长么?
结果林白被老委员带走了,新委员还得找个这样的人过来,因为他以前也不管这事儿,他只管几个分团的业务。
不过业务科的科长,自然由新委员的大秘担任了。
一朝天子一朝臣,也很正常。
业务科的三名老同事刚刚拍完他的马屁,人事科的吴兰芳干事,就跑过来邀请他去勘定办公室了。
呼延团长换去了副团长的办公室,留下的办公室自然就是王援朝的了。
这办公室,跟金主任之前的办公室差不多。
办公桌老旧,椅子还是木头的,斑驳的很,有个会客的木头沙发和茶几,有些书柜,除了地方大点,哪哪都是岁月的痕迹。
“王团,您看,还有什么需要调整的么?”
王援朝笑道:
“吴姐,咱们之间可不要生分了。
我刚入职的时候,还是您带我办理的手续,办公室里,也是您带我走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