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章 瓦解 (第2/4页)

推荐阅读: 五代十国往事

的庄田,不然你以为那只是一幢偶尔一住的别墅么?

那是杨存中致仕之后,颐养天年的所在,是要给予收入来源的。

而大批的庄田中,就包括了方氏族群聚居的村落。

太多的方家人要倚靠杨家的庄田来生活了。

他们不仅租种了很多杨家的庄田,还有不少方家人在杨氏庄田里担任管事、村正等等。

但是现在,方氏乃至方氏的姻亲,开始受到排挤、打压。

如果只是一个人两个人受到这样的待遇,那还可能只是这一两人做了什么令杨家不高兴的事情。

但是波及面如此之广,那就一定有特殊原因了。

于是,很快的,在杨家庄田里做庄主、村正、管事的一群人,就从各自的渠道,得到了一个共同的消息。

“杨枢相很器重杨沅这个后辈。”

……

“拈花小筑”被查了。

奉命调查的大理寺官员请了宫里经验最丰富的女官,对“拈花小筑”诸女进行检查。

如今有些胡女分赴地方了,在京的和就近拘回审查的,一共十九人。

结果令他们大为震惊,那一个个娇艳欲滴、明媚可人的胡姬蕃女,竟然还是处子。

好不容易查到一个名叫艾曼纽贝儿的已然不是处子之身,他们如获至宝。

结果仔细一查,人家是杨沅的侍妾,而且大半年以前就已经过了户籍。

大失所望的大理寺官员刚刚回去,“拈花小筑”里十八胡女便追到了大理寺。

她们人手一条白绫,哭诉清白受辱,要吊死在大理寺门前以证清白。

这下子乐子可闹大了,如果真让她们吊死在大理寺门口,别说十八个,死一个也受不了哇。

大理寺上下被搞的焦头烂额,想把这些胡女强行驱散。

结果美女上吊,还是这么多的美女上吊,已经轰动了整个临安城,每天围拢来看热闹的临安百姓人山人海。

当着这么多人,根本不好动武,劝又劝不动。

大理寺卿吴书只好每天安排官员值宿,昼夜不休地守着衙门,唯恐一个不注意,就有人吊死在门口了。

这边十八胡女要自缢大理寺,那边跑到晋王府门前哭诉请冤的方家三人的请愿书,晋王也叫人接下了。

接是接了,可他们在门前散布谣言,羞辱嘉国公主和大臣李道之女的事儿,可得另案处理。

赵宁儿命人掌掴了他们一顿之后,就叫人把他们送去了临安县,回到了徐海生徐知县手里。

徐知县大乐,那就……先上个刑吧。

这一用刑,徐知县才发现,方蛟傻了。

也不知道是被大嘴巴烀傻了,还是被李凤娘那一剑鞘拍在后脑勺上给打傻的,反正他是傻了。

另外,方老太爷一只耳朵听不清了。

徐知县这便不敢用刑了,用刑的话,有些事以后说不清啊。

他赶紧把这几人收了监,然后很机智地派人去湖州走访。

机智的走访人遇到了机智的方家人,两下里“一机即智”,走访者回来的时候,就拿到了密密麻麻摁着手印的证明书:

方蛟……本来就是傻的。

方老太爷……有只耳朵早就听不见了。

而且,方氏族人还派人来了临安县,带着全族人的请求,请求方老族长不要利欲薰心,不要被奸人利用,尽快撤诉,好好回去颐养天年。

这件事发生之后,方氏族人发现杨家庄田对他们的排挤打压仿佛一场梦,事过了无痕了。

此时,大理寺门前的事又有了新高潮。

那些胡女们声称,她们之所以要上自缢以证清白,之所以守身如玉,是因为到了大宋以后,受到了宋国的教化,讲究从一而终、忠贞不二,忠臣不侍二主,好女不侍二夫。

这番言论一出,看热闹的临安男儿立即变成了她们最坚定的声援者,群情汹汹,要求朝廷必须给出交代。

国子监和太学、武学的学生们也嗨了,立即开始各自写文章,开始集会、上书、声援。

这些预备官员本来就有上书朝廷参议政事的权利,一时间舆论大噪。

跟在吕学士、叶学士屁股后面,攻击杨沅置“拈花小筑”,私蓄娇娃,以逞淫欲的那几位官员火速受到了处理,被贬官到了惠州、潮州、儋州等地。

另外一些攻讦杨沅在临安狱大牢时,还能利用职权,引女子入监,张扬帷幔,宣淫其中的,以及攻讦杨沅收受大臣献女的,便惶惶不可终日起来。

他们本来笃定皇家和李道那位封疆大吏爱惜名声,反正这弹劾上含糊其辞,没有指名道姓,对方只能装傻。

而且他们写的很含蓄,那春秋笔法运用的,你明明知道他在说什么,可真要较起真来,他什么落把柄的话都没讲。

但是耐不住有人推波助澜,把它具象化了,到处张扬。

就像方蛟、方虎在晋王府门那般口无遮拦

最新小说: 恶毒美人被大佬们狠狠惩治了 家侄崇祯,打造大明日不落 晴阳照行旅 第一召唤师 影视:都市万界炼心 大魏疯王 污浊妄构 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 抗战之关山重重 大夏第一毒士,从废相开始 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 神医家丁 娘子大婚选白月光,王爷我要君临天下 打造最强边关 天命败家子 诸天皇帝聊天群 火影:从吃下黄金果实开始 清末生活录 让你末世求生,你和丧尸女皇好上了? 消失十五年,孩子妈穿回来了!